手抄《道德经》受益无穷,整本书中老子将道融汇于生活,大象无形,无声,今天我们一起来领悟一下老子以柔克刚之道!
1、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"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"正言若反。
译文: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,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。弱胜过强,柔胜过刚,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,但是没有人能实行。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:“承担全国的屈辱,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,承担全国的祸灾,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。”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。
2、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译文: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,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。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,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。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,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。因此,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,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。凡是强大的,总是处于下位,凡是柔弱的,反而居于上位。
展开全文
3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,善地;心,善渊;与,善仁;言,善信;政,善治;事,善能;动,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老子说;‘弱者道之用,知其雄,守其雌’。因此,在敌强我弱时,运用以柔克刚之策略,属智取巧胜。在敌弱我强态势下,运用以柔克刚技法,防骄兵轻敌以确保取胜善终。因此,以柔克刚不但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规律。又是技术战术机动灵活的策略。 总之,老子的“以柔克刚”不仅具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,重要的是我们能取其长补其短,是老子的“以柔克刚”的思想能得到很大的继承和发扬。
信谦/蒋玉晶
来源:信谦读书(xinqian518)
转载请备注来源,谢谢!
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,我是信谦,姓蒋名玉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